大学生青春励志文章有哪些范文(精选十二篇)
时间:2023-11-24 00:11:06 浏览:9048
励志文章1:在大学一点点构筑自己的梦想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飞快溜走,对于我来说,大学的生活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结束了。明年,我也会经历一次毕业季的洗礼,走出校园。在那之前,我还是希望梳理下我的思绪,总结一下这三年精彩的大学生活中我的收获和感悟,与各位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大学到底是怎样的?我想这是你们所有人最急切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我想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概括大学四年的生活。大一:春风伊始桃花开;大二:生如夏花般灿烂;大三: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四:梅花香自苦寒来。
认识你自己
大一就是春季,万物复苏,应接不暇,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三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开始了纯真美好的大学时光。到了全新的环境,生活起居都需要时间去适应,但我更看重的是心态上的调整和规划。大学生活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大部分时间你需要自己安排,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以有选择地加入,比如:演讲与口才俱乐部、模拟联合国、戏剧社等。你也可以选择一些休闲娱乐的社团,cosplay、街舞、羽毛球之类的。
大一这一年主要就是积极调整适应,学会明智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处理好学习和其他事物的矛盾。我自己大一这一年就很活跃,经常去参加学校口语角的活动,对英语戏剧和演讲也充满热情,还在学校举办的英文戏剧大赛中导演并出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第十二夜》,收获颇丰。
大二是一个关键的成长期,正如万物繁茂的夏日,我认为这是一个对自己产生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的阶段,就像苏格拉底那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修炼成“学霸”的,一些同学活跃在学生会,一些已经开始了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比如达沃斯论坛的志愿者、500强企业的实习生、国际交流项目等。切记,不能单从学习成绩去衡量自己的优秀与否,关键是找到自己的长处。
在这一点上,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热情和兴趣恰好成了我大学四年的专业,所以动力十足。同时,我在大二期间也开始了大量的阅读,为我在大三专业学习的拓展和深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正可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做勤劳的播种者
大三是成熟、稳重、富有韵味的秋日,如果前面的日子你都是一个勤劳的播种者,那么你将拥有最灿烂的稻田。这取决于你的态度,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以一种最认真、朴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做你感兴趣的事情,大跨步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对英语的热爱可以说是一种痴狂,但我并不认为英语是一门学科,我觉得英语是一种革新的思维方式,让我在看世界的同时多了一份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正是由于我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热爱,在大学期间,我担任了校英语写作俱乐部的部长,也是口译俱乐部、英语演讲与辩论俱乐部的积极活跃分子。我还多次代表学校的模拟联合国协会参加全国和国际规模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模拟外交角色扮演逐渐培养、锻炼了我的领导与组织能力,我在会场自如的双语交际和沟通能力的优势为我赢得了友谊和荣誉。也许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更加期待着去探索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所以决定出国读研,然后自然地邂逅了雅思考试。
那个异常炎热的暑假,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新东方学校,参加了雅思25人精品小班课程。从7月24日到8月8日的16天强化训练,16个早晚自习的奋战,我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英语多层次的能力,并掌握了雅思考试的必备解题技巧。在我的记忆当中,那甚至是一段“与世隔绝”的日子,是一段沉下心来努力学习的日子,是一段充实而又充满快乐的日子。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夏天的闷热、那个夏天的暴雨,记得房山校区里满操场的学员们。从小孩子到我这样的大学生再到已经工作的人,甚至还有一些老人,大家都是来上课的,整个校区里充满着那种学习向上的氛围。
功夫与技巧促成雅思高分
除了认真听课之外,我没有一次缺席过在北京新东方学校的16天的早晚自习。虽然寝室里面有电视,我也一次没有看过。那段日子,我过起了朴素而单纯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因雅思而结缘,我也因为我的执着、勤奋和英语功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8姐”,即雅思必得8分之意。
每每提及雅思,心头涌动的总是温暖和感动,我与雅思的感情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8分的成绩代表着我的成长之路上一段不可磨灭、永远难忘的历程。
我所学的专业是高级翻译,平时的学习也一直与英语相关,我的英语基础还是较好的。但是雅思考试也并不是有基础就可以考好的,也需要掌握一些考试的规律和答题技巧。我的雅思听力取得了9分满分的成绩,其中的一些学习与答题的技巧不得不说。我很受益于苏梅老师教授的听力方法,就是要做听写练习,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听力的时候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注意力并没有完全集中,有一些词会漏掉,而这些词有时甚至的关键词。苏梅老师告诉我们在平时就要练习听写,把听到的每一个单词都写出来,练习的时间长了就能把每句话都听得很清楚。口语并不是说只说得流利就可以,细节的语言、语调也是应该注意的。在学校中,我一有空就会去学校的英语角与外教对话,慢慢去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平时,我还会将自己说的一段英文录下来再与原音进行对比,这也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好方式。
一点点构筑梦想
大四是最后冬日里的考验,大家这个时间都在忙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很多同学都后悔没有早早做这样精细的准备。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都是要面对的重大人生课题,这样的寒冷里,惟有梅花铮铮铁骨、不畏严寒地绽放、飘香。希望大家都目标明确地去生活、学习,让大学时光充满奋斗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忍不住想送给学弟学妹们几句充满哲理的话,我知道大家会期盼我引用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是我最后决定送大家一个更新版本的箴言:“Don’t work, be hated, love someone.”(把学习当作娱乐,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学会爱。)一点点构筑你的梦想吧,未来的你会感激现在这个拼命努力的你!
我清楚这个流光溢彩、瞬息变幻的生活空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的想法很简单,不必华衣锦服,无须施之胭粉, 最认真朴素积极地去生活就是让我心驰神往的本真。
励志文章2:大学里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
很多同学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像穿了花格子内裤满脑子五颜六色的梦想。可是四年之后,他们就开始如失贞怨妇一般骂骂咧咧,言辞凿凿声称大学欺骗了他。但是亲爱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怎么办呢?答,只怪你自己把自己也给欺骗了。
我刚进大学时候的梦想是,加入三个左右的社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记者,还要读完至少五十本名著,写两本长篇小说(一本写大学一本写高中),另外还要成绩优秀争取拿到奖学金。最好还能有个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然后出点小名。
现在大学差不多玩完了,我给自己归纳一下,基本上就是一部惨烈都谈不上的梦想破灭史。大一的时候加了一个社团名叫记者团,逛了一圈就光荣出列。大二时基本厌倦了新闻学的学习,大三成功叛逃广告系。大四,凝望着抽屉里寂寞的校园卡,我讪讪地对自己说,你大概看了五本名著吧。而所谓成绩优异拿奖学金,其实是大一就沦陷了的阵地。至于自己的写字方面的梦想,怎么说呢?局部有戏,还得看后事如何了。这样一归纳,乖乖,我用逻辑说服自己我真的虚度了青春。
其实就像这期的标题所说,大学短短四年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够让你一生受用了。至于说做什么事情呢?我个人觉得要结合两点,一个是你的爱好,一个是你的天赋。并不是说中文系的就要忙着写小说,医学院的就要忙着24小时解剖小白鼠。兴趣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你才能学得好,学得好就会更有兴趣,这就是传说中的良性循环。
先给大家讲一个我们湖大新闻系的榜样,05级的师兄,名字叫做黄伟。他在校期间是本校的记者团团长,大学四年校外发稿600条左右,校内发稿200多条,包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整版通讯。曾获湖北新闻奖三等奖,湖北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等等奖项。如今在《新华日报》工作,招聘考试的时候笔试成绩是前三名。
黄伟师兄的学习成绩包括专业课成绩都不突出,当然他也不太在乎这个东西。大学四年就是埋头写新闻,搞采访。只要看看这几年来与湖大有关的新闻,你会发现百分几十的都要贴上黄伟制造。你们想一想大学四年写了一千条新闻,除去寒假什么的差不多平均一天就要出一篇。这个数字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很简单,勤奋和专注。成功是积累的,四年只做一件事情,然后一点一滴,终归水滴石穿。
听黄伟师兄在咱们面前讲自己大学的经历,我发现他真的做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新闻上,有点节假日不休的意思。有一次,他曾经给我们讲过写新闻要讲究速度的问题,调侃说每次重大活动坐在后边角落处敲着笔记本的就是他了。会议开完,他也可以截稿了。而这种工作状态,其实很多新闻系的学生是要到工作之后才具备的。刚进大学,听过很多关于学长学姐们的传说,这个却是目前为止最引人信服的。
如果要问问他成功的秘诀,我给他拟了句台词:“我只是把你们打魔兽的时间用来写新闻了。”不过我还得说明一点是否科班出身真的毫无重要,尤其是在新闻行业。所以说,只要你对某件事情有兴趣,并且觉得自己可以做好,那就不要犹豫。这个世界上有上千种达人,但无论哪一种都是需要天赋和刻苦练习的结合。
一个专业的人,比如新闻系,毕业之后有人成了职业足球运动员,有人是歌手,有人是记者,有人成了自由撰稿人,有人自主创业,有人成了电视台主持人。360行,行行出状元。你的状元之路在哪里呢,你想过没有?
简简单单追求成绩对你来说的意义来说是什么呢?拿奖学金,保研。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如果你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追求,大可以退出这种无聊的追逐。这个世界上循规蹈矩的人不会饿死,但真正活得精彩的人都是那些充满个性的人物。18岁以前你可以不给自己的未来做任何规划,只追求学习成绩的优异,进入大学之后你就该明白,最紧要的事情是要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
励志文章3:大学生与社会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我在大学里总是和周围的同学吵架。我并不是个暴脾气、爱挑起事端的人,只是常常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采取一种沉默的不以为意,一种俯视的不敢苟同。这种态度很容易被人察觉,同学往往气闷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和我争辩起来。
隔壁寝室有个女生,每天进进出出异常繁忙,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巨大的黑色塑料袋。后来我才知道,塑料袋里全是衣服——她定期到北京着名的服装批发市场批发大量的廉价衣服,然后卖给同班女同学,其间的差价美其名曰“代购费”.
我和同学为了这个小商人又争论了起来。我的言语神态间自然又带上了难以抑制的否定。因为我觉得这种生存手段开始得太早,也实在没有意义,简直抛掷了大学里难得的大好春光。我的同学则觉得世态险峻,既然我们迟早都要与生活作生存搏斗,那么开始得越早,资本也就愈发雄厚。
尽管我们的争辩中还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礼貌和客套,可是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已经露出了狰狞的分叉。我的断语已经呼之欲出——“浮躁庸俗!”她的评语我也能从空气中捕捉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现在的大学生的的确确是变了。西洋自12世纪以来,中国自汉朝以来,大学生就拥有一种浮游生物般的地位。我们从家庭中走出,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这两个现实之间,我们从大学里获得暂时的自由翱翔。
在这种真空地带的翱翔里,我们的人生能够享受一段绵长的不靠谱,一段被默许的不着调。正如我喜欢的那段话:“大学校园里培养出来的人,好像是同道修行过来的人,走入人间,眼睛里闪出青碧火星来。”等我进入大学才知道,眼里这火星叫做理想主义,而与之对抗的是现实。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60年代的台湾小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他们同属于大学戏剧社,男主角喜欢导文艺腔的戏,还拍了一个谁都看不懂的电影短片,结果没能得奖。女主角是与他稍有暧昧的戏剧社女一号。
有一天,有个电影公司来大学征群众演员,很多人前去应征,女主角也去了。男主角得知消息,发出像我一样的冷笑:“你在大学里打着学术思想的招牌,一副有理想有原则的模样,人人仰慕你而不敢轻视。到今天接触了社会,你又摇身一变成了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说穿了,你的能耐就是个生存能力罢了。”
她惨然笑道:“我知道你想怎样,你要我们全冷眼坐在一旁不跟导演合作,谁要是兴高采烈去参与,便被你安上个妥协堕落的罪名。事实上,你先把大学生估计得太高了,所以打落得太深。‘现实’这字眼从来没有存在你的脑子里。今天你看到了,吓坏了,赶紧退一步躲回去。以后你会更超然,每一样事情你都可以拿来嘲讽鄙夷,因为,你根本没在里面。”
女主角踏着高跟鞋走掉,五年之后作为半红不热的“十三点女演员”给男主角写信,说现在听到大学生提及“社会参与”这样的词会觉得很可笑:“人在社会里不就是参与了吗?你在这个社会里便是在这社会里了,你把它真实地、认真地过下去,便是了。”她的信颇有几分历经沧桑后与社会一笑泯恩仇的意味。那一刻,我觉得我也不必急于与社会联袂,或者忙着与社会结仇。
在这四年的大学时光里,现实不是我们面前的野蛮驯兽师,你不用躲着从洞口偷看、喃喃咒骂,不敢出来应对;现实也不是我们背后的野蛮驯兽师,挥舞着皮鞭逼我走上社会拥挤而危机重重的甬道。所以,我希望你同我一样,不要早早放弃可以仰望的星空,而钻进生活燃烧着的圈套。
励志文章1:打水的回报
20世纪80年代初,有个两次高考失利的青年,凭借着自己的勤奋考入了北大英语系。然而北大人才济济,尽管他非常努力,可成绩一直都是靠后,普通话说不好,英语更是一塌糊涂,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他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后被调到了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的C班。
奋斗了两年,他的成绩依然在班内最后几名。大三的时候,他还因患了一种叫做传染性浸润肺结核的重病而休学一年。直到大学毕业,他也是他们班的“落后学生”。
然而这个人一直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且从小就热爱劳动。他在北大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而且坚持了四年。他们宿舍从来没排个卫生值日表。他还每天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们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最后形成这样一种状态,有时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你怎么还不去打水?”他从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他认为大家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十年后,他的事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希望找合作者。他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他的那些同学。为了能够吸引同学回国,他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大家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他想大概这样就能让大家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却给了他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给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让我们喝粥,所以我们一起回中国,和你共同干……”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事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这个人就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一是要有理想,二是要有良心。有良心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
励志文章2:别用一千个线头穿针眼
有人说,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把办公桌抽屉里的东西摆放得整齐的人。还有人说,习惯比一切都重要,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将决定人的一生。
我觉得被年轻人称为“习近平”的总书记,颇为亲切地规劝年轻人“不要熬夜”的话,大概就包括了上述内涵。他将心比心地以自己为例:“年轻时想办好事,经常通宵达旦地干,最后感觉不行,就像手里攥着一千个线头,可穿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根)。”
笔者以为,总书记的规劝其实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年轻人热情高、干劲大、性情急,总想把十天的活儿用一天甚至半天干完。但正如俗话所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急躁的结果往往是粗枝大叶、事倍功半。只有把工作的节奏调整得有张有弛,把个人奋斗的中短期目标规划得切实可行,才会得到预期结果,甚至能事半功倍地超出预期。
曾被称为“财经主帅”的党的老一辈领导人陈云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作异常繁忙,用他的话说就是“常常是三班倒、四班倒,上午开会,下午开会,晚上与周总理谈,午夜与毛主席谈”。结果,身体很快就垮了,大病一场,只好休养。陈云后来用12个字总结了自己在工作与健康关系上的经验教训,言简意赅,寓意颇深:“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是多做。”有如此辩证思维,方能有他后来八九十岁仍可孜孜于国事的身体。可见,只有把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有序,才有高效高质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办公桌抽屉整洁的人得以取胜的原因吧。条理、章法反映了一个人头脑的清晰与否。
年轻的朋友,由此你应该明白了吧,高效高质的人生岂能用傻傻的“熬夜”支撑?听老人言:晚上11点钟之前睡觉。
说实话,笔者觉得,总书记劝年轻人别熬夜,还应该有另外一层更深的含意,那就是一个人要在有限的生命当中,特别是在可以为社会、为公众工作的有限时间内,作较多的贡献,获得较大的成功,就必须养成一些有助于此的基础性习惯,例如良好的作息习惯。
顺便说几句题外话吧。在人的一生中,习惯其实是一种最能支配人的行动的无形力量。它摸不着、看不见,却牢牢控制着人的生活甚至生命的节律。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毛病,莫不如此。我们之所以要向那些改掉恶习的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就是因为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这些人要付出极大的毅力。
因此,可爱的年轻人有必要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人生的朝阳刚刚露出笑脸的时候就扎扎实实地“强制”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而不让那些恶习早早地钻入自己的躯干血液,毒化神经和控制系统。
那么,什么样的习惯会令人终身受益呢?粗略道来,恐怕有四种。
其一是体育锻炼的习惯,虽说应量力而行,但每天不能少于有氧锻炼30分钟,并微微出汗。
其二是爱劳动之习惯。此处所说之劳动系体力劳动。爱劳动必会转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勤劳的结果是收获的幸福,万事同理哟!
其三是爱学习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学习,即手不释卷地读好书,读中外经典,同时虚心地向实践、向民间、向“无字书”学习。有了这个习惯,你还发愁自己会缺少智慧吗?
其四是卫生习惯。爱国都要讲卫生,爱自己岂不是更离不开卫生习惯?这当然是抵御疾病的最好屏障。可惜这番常识在人的欲望面前,在懒惰面前往往被遗忘。
好习惯,让我们生命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好习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健康、惬意、精致,也让现代文明与我们不再陌生和遥远。
励志文章3:找准方向,世界便会为你让路
对手选对了,会促使你不断向上;选错了对手,也许就选错了人生方向
美国有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他的勤奋与努力使他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儿,从而使他前半生的辉煌与后半生绝缘。
马利丁为抬高身价,得到名利和地位,以卑鄙的钻营伎俩不断地在当地报刊上制造一些低劣的花边新闻,并公开向阿扎洛夫叫板。按说以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本不该理会这种“跳梁小丑”式的角色。然而,不幸的是,阿扎洛夫被激怒了,与马利丁在小报上展开了数年的论战。
结果,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却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成了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抑郁而终。
没有对手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生,但选错对手的人生则是不幸的人生。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看一个人的心术,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看他的朋友。”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对手。对手是将你推向成功的另一只手,对手有多强,你就有多强。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奖惩,而是尊重
法国著名将军狄龙在其回忆录中说:一战期间,他率领第80步兵团进攻一座城堡,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步兵团被敌方火力压住无法前行。情急之下,狄龙大声对部下说:“谁设法炸掉城堡,谁就能得到1000法郎。”他以为士兵们会前仆后继,结果没有一个士兵冲向城堡。狄龙大声责骂部下懦弱,有辱法兰西国家的军威。旁边一位军官见此情形,对狄龙说:“长官,您要是不提悬赏,全体士兵都会发起冲锋。”狄龙听罢,发出另一道命令:“全体士兵,为了法兰西,前进!”结果,整个步兵团从掩体里冲了出来。最后,全团1194名士兵只有90人生还。“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奖惩,而是尊重。”狄龙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人生在世,能受人尊重是最重要的。紧要关头,只要给予人应有的尊重,他便会舍生忘死,无所畏惧,奋不顾身,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圣灯,关键就看你如何运用技巧把语言组成火把去点燃。
享受生活,并帮助别人享受生活
16岁,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19岁,他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从那时起,他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包括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23岁,他开始全心全意地追求财富。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外,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开心。他曾为150美元病倒,他从未进过戏院、玩过纸牌和参加过宴会。他曾和自己的亲弟弟闹翻,他曾被当地人认为是他们“最痛恨的人”。他过分追求钱财,他冷漠、多疑,因此很少有人喜欢他。35岁,他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他创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53岁,烦恼和高度紧张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以致他不得不选择退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后,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和健康,他终于想通了。他开始为他人着想,并思索那笔钱能给多少人带来幸福。
他用自己的钱把一所被关闭的学院建成了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帮助黑人、资助医疗事业;他还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和文盲。他克服了以往的烦恼,舒展了自己的心胸,同时不经意间提升了自己的名望。53岁就快要死的他,竟然多活了45年,以98岁的高龄谢世。
在得失面前,很少有人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常常在患得患失中寝食难安。其实,得到有时是种痛苦的折磨,而失去有时却是种深刻的快乐。
励志文章4:人生失意且细思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曾经遭到西点军校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的拒绝,但他尝试了第三次,最终被录取并且名垂青史。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除名。
1889年,拉迪亚德·吉卜林收到《旧金山晚报》的退稿信:“很抱歉,吉卜林先生,你根本不懂如何运用英语。”
温斯顿·丘吉尔没有通过六年级的考试。他62岁才当上英国首相,这之前他已经历了一生的失败和挫折。他作出此生最大贡献时已是垂暮之年。
著名歌剧演唱家恩里科·卡鲁索的父母本想让他做个工程师。他的老师则说他五音不全,根本唱不了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四岁之前不会说话,七岁之前不会认字。他的老师是这样描述他的:“迟钝,不合群,神情恍惚,老在做白日梦。”他曾被苏黎世工艺学校逐出校门,拒其入学。
路易斯·巴斯德在大学里成绩平平,在22名化学专业的学生中排名第15位。
1944年,蓝皮书模特公司的经理埃米琳·斯尼维利对希望成为模特的诺玛·琼·贝克(即玛丽莲·梦露)说:“你要不去学点秘书实务,要不就干脆嫁人算了。”
迪卡音像公司的一位决策人在拒绝英国摇滚乐组合“甲壳虫”乐队时说:“我们不喜欢他们的音乐风格。吉他组合行将过时了。”
1954年,大奥利·奥普利剧场的经理吉米·丹尼在一次演出后开除了艾维斯·普雷斯利(猫王)。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但并没有吸引投资商的注意。拉瑟福德·海斯总统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但谁会用它呢?”
十项全能运动冠军拉斐·约翰逊出生的时候,一只脚畸形。
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做了多次实验才成功。一个年轻的记者问他失败了这么多次的感受如何。他回答:“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我成功发明了灯泡,只能说这恰好是一个有2000多个步骤的工作。”
多年来听力不断衰退,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46岁时双耳完全失聪。尽管如此,他在之后的几年里创作出了生平最伟大的音乐篇章——其中包括五支交响曲。
励志文章5:摘去多余的葡萄
1889年,爱德华·米其林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创办了一家轮胎作坊,因为需求量大,这家作坊没几年就成了一家大公司。爱德华接触到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他发现造船挺赚钱,于是成立了一家造船厂;他觉得酿酒业也很不错,于是又成立了一家酿酒公司……
爱德华的商业帝国越来越大。就在他慢慢成为克莱蒙费朗最有钱的人时,问题出现了:他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忙得精疲力竭,可是几年之后,包括轮胎公司在内的所有业务都开始亏损。“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做不好?”爱德华纳闷极了。
有一天,爱德华到一座葡萄园考察,看到农户们正把一些青葡萄摘下来扔掉,不无心疼地问:“这些葡萄并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摘下来扔掉?”
“如果不摘掉部分葡萄,所有葡萄会相互抢夺养分,最终所有葡萄都会长得不够大、不够甜,而摘掉一部分就能为其他葡萄省下养分,其他葡萄也就能长得更大更甜了,不仅产量会更高,价钱也能卖得更好。如果舍不得摘掉它们,我们反而会损失更多呢!”
爱德华开始反复咀嚼他们的话,从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这和我管理公司何尝不是一样?我总以为揽下的业务越多就越好,其实这是在分散我的精力,结果一件事也做不好。”
那一刻,爱德华决定,摘掉那些分散自己精力的业务。此后的半年时间,爱德华先后关闭或出售了除轮胎以外的所有公司和业务,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而最终这件事也成就了他。现在,他的轮胎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轮胎——米其林,被誉为“全球轮胎科技领导者”。
“舍得放弃,才能拥有更多。”爱德华在晚年的时候曾这样教导他的子孙,“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才能真正创造成就,贪心不足只会一事无成!”
励志文章1: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
人总是喜欢去批评别人的失误,对自己的失误却总是很难承认。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呢?是因为承认了失误,就等于承认自己犯了错了。
不管是谁,都很讨厌犯错,而我觉得,那种在事业上似乎很成功的女性尤其有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倾向。
我认识一位女强人,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的那种人。即使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而撞了车,她也硬要说是对方的错,就像那些动不动就喜欢诉诸法律的美国人一样,是绝对不会从她嘴里说出“我错了”这样的话来的。
“那是当然”这样的话她倒是常常用,她的字典里大概根本就没有“我错了”这样的话。她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说到底,其实她的这种思考方式本身就错了,可她却完全察觉不到。听说她还是以优异的成绩从某所名校毕业的呢。
大概在她过去的人生里,从来也没认过错吧。咱们就在这偷偷说,估计就是这种人才会跳楼自杀呢!
我每次见到她,都觉得她真是够自信的。嗯,因为够自信,所以我想她的工作能力应该也非常强吧。可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她的上司,就问了问她工作的情况,结果却听到了让我十分意外的话。
“我对她啊失望透了。因为她看上去能力还挺强的,所以让我以为她挺行的呢,结果她只会打肿脸充胖子而已。最近在公司里她也挺浮躁的。说得难听点,她工作根本不行,净让大家头疼呢!”
这位女强人根本就不懂,承认错误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而是向别人宣传诚实的自己呢。
所谓事业成功的女性,其实并不是不犯错的人,而是对自己做错的事能够老老实实地承认的人。只不过是像这位女强人一样,有那种错觉的人很多而已。
励志文章2: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
上天对每个老实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一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每个人的所有时间都是一生;同时上天对每个老实人又是不公平的,给每一个人的时间不都是二十四个小时,给每一个人的所有时间不都是一生。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有无远大目标。
有大目标的人,生活永远是积极的,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没有大目标的老实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后被生活淘汰。
从前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十分优秀的船长。
目标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目标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果符合了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目标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
能实现自己目标的老实人,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目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仅仅拥有目标,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没有目标,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远大的美好目标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
励志文章3:你的成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6月,总是承载着我们的许多回忆。因为它,不仅是高考季、毕业季,更是独属于我们大学校园的换届季。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演绎许许多多的“爱恨情仇”,成为大学校园里独特靓丽的风景。
大学里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集体,而班委的换届选举,总是或多或少牵扯到大家的共同利益。成为班委,总的来说有利有弊。弊端体现在成为班委之后,你为班级同学的服务时间变得更长,变得更爱操心,更加烦恼。而利则体现在你接触到的范围更广,认识的人更多了,而在大学里每一条人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论是为了班级的利益,还是为了个人利益,我都会让自己参与此次选举!
但这一次小小的换届选举,却让我真正看开了许多,也看透了许多。因为我想竞选的职位是班长,竞争比较激烈。起初想当班长是因为觉得当班长很帅很酷,后来经过现任班长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我明白了,班长在一个班级里承担的责任,就好比一条枢纽,协调着其他班委,更好的为班级服务做贡献。上一学期竞选班委失败的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斗志,而是决心重振旗鼓,再战一回!
有了这一想法的我,兴冲冲的告诉了我的室友们,希望他们能够为我出谋划策,给我鼓励,但意想不到的是,我收到的,却仅仅只是嘲笑和不理解,可能有的人会想,嘲笑,这种东西除了在小说和电视里看到过,现实中它真的有吗?是的,我想说,真的有。
我的一位室友,就直接放话说,你肯定竞选不上的,因为据小道消息此次想竞选这一职务的另外两位候选人实力都非常的强硬,并且在班里的人气都比较高,而我除了勇气,一无所有。但最终我还是去了,因为如果这一次我不去尝试,我觉得以后我会后悔!
如果仅仅是因为如此,让我对我的这位室友感到失望的话,很可能大家会认为我很狭隘,但我想说,不仅是这样。
端午节前夕,我们班的换届选举活动正式展开。我第一个上台,并向大家表示,我想成为班长的决心以及我成为班长之后,我能为大家所做来的贡献和好处,虽然比起其他人的豪言壮语来说,显得略微逊色,但我不怕!
拉票环节结束,投票的时间到了。我们所有的候选人都到门外等候,那时候我才知道等待是多么的煎熬,也明白了一分钟其实真的很长很长。直到一位同学叫我们进去。我抬头望向黑板,发现第一栏上,我的名字还在。我知道,大家选择了我。那时候我真的很感动,因为,他们都说我不行,我不行,以至于我自己也认为我不行,是他们给予了我信任与力量,让我觉得,其实我并不孤单。
此次竞选成功对我来说着实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惊喜之处不仅在于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班长,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大家更好的服务。更在于,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朋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放弃。
还是我之前的那位室友,我真的没有想到的是,竞选结果才出来不久,他的一位好朋友就发消息给我,首先恭喜我当班长了,然后发给了我一个截图,下面说,因为我投了你一票,所以他跟我闹矛盾了。点开截图的我,其实手是颤抖的。因为我实在没有想到,平时可以与我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兄弟。在最关键,我最需要的时候,却在背后捅了我一刀。
还记得截图上面的信息写着:“你不是答应我不投他的吗?骗子!我们绝交吧!”然后便是熟悉的红色感叹号。更有甚者,在当天晚上,前一任班长跟我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对此次换届选举的结果不满。他向辅导员要求这一届班委重新选举,虽然他的提议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但这无疑,在我和他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了......
这件事情在我的心里始终是一个过不去的坎。我想不通,我实在是想不通.....班委选举过后。他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也以沉默应对。
走马上任之后,我便尝试着去忘记这件事,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班级工作中去,但有一次,我们班一共有7位同学在一次比赛中获奖,而我负责给他们颁奖,但其中的一位便是我的那位室友,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真的心不甘情不愿,因为我真的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的瓜葛。但我现在是是站在班委的角度,代表班级的利益,所以那天的表彰仪式,依然举办的如火如荼,很顺利,但我真的很伤心,所以我要尝试花更多的时间去遗忘......
但我最想跟大家说的一句话还是,你的成功,轮不到别人对你指手画脚,成功或者失败,都与他人无关,利益只与你自己挂钩!
励志文章4:趁着年轻,输得起,看得开,去经历
我在大学一年级那一年,毫无悬念地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不是那种巨大的胖子,而是介于正规的肥胖和臃肿之间的尴尬体型,比标准体型重了15斤。于是,我的整个大学生活变成了电影《蝴蝶效应》系列,那只蝴蝶重达15斤。
首先,我皈依了减肥。我可以整整一天滴水不进,然后第二天中午,一个小时之内连续去三个食堂吃午饭,每次都是两荤一素、一两米饭加一瓶大可乐,像是一个人孢子分裂出了三个暴食症患者。其次,因为要么饿得百爪挠心,要么撑得寝食难安,我变成了一个昼夜颠倒的人,再加上觉得自己邋遢难看,不愿见人,便逃掉了很多课。其三,逃课的空虚让我花了大量时间网购,击败了全国90%以上的电商消费者,和快递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买的大多数是衣服,衣服又穿不进,羞愤难当,继续皈依减肥。总之,那是我非常不快乐的几年。因为难以接受自己,所以蜷缩着,拒绝他人。
我很久之后才知道,人用来自憎的大脑边缘系统,在童年时就已经形成。可是,用来开导自己、原谅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智慧,却往往在我们本该成熟的年纪依然不具备。每一世代的年轻人都是脆弱的、敏感的、容易受他人影响的。而对于正年轻的一代来说,这个挑战异乎寻常的艰难。
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提出了一个假设以及相应的解答:当一个人活在所有人的窥探之下,他应该怎么办?答案是:他逃走,获得自由。然而,如果所有人活在所有人的窥探之下,那又该如何逃避?这不是假设,而是正在悄然发生的现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微博、贴吧、个人主页上展现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同样的平台上窥探他人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评估他人,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评估。“个性张扬”只是狐假虎威的外衣,为的是掩饰自卑与自恋此起彼伏、相爱相杀的脆弱。我们羡慕嫉妒他人,也努力把自己的生活修饰得让他人羡慕嫉妒。我们对他人的意见过于敏感,无法忍受不被“点赞”的人生。
社交网络的核心在于“社交”,社交的动力,是出于人们无法忍受孤独;人们之所以无法忍受孤独,是因为人们无法拷问自己。可是,总有一天,我们要站在镜子前,发现我们并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个有趣、可爱、有吸引力、有能力的人。那么,你还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吗?或者,镜子里的你还喜欢自己吗?这个世界是否称赞你、羡慕你、爱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不断膨胀的谎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是否对自己足够诚实,并且接受诚实之后的不完美。
失去的痛苦、被拒绝的痛苦、被伤害的痛苦、分别的痛苦,它们如此显眼地横在前行的路上,让人想逃遁到那个充满着“赞”的虚幻世界里。然而,我们是人,走在一条从摇篮到坟墓的路上,年轻在途中,衰老在途中。必须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而不是兀自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恐惧;必须和真实的人发生各种关系,而不是如一座座只能遥远眺望的孤岛。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它们有时并不会让我们更加强大,而只是成为一段诗意或自嘲的记忆。趁着年轻,输得起,看得开,去经历。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它们在混沌而无序的未来里,并不能成为我们手中的武器,却为我们的存活,增加了反抗脆弱与敏感的韧性。
励志文章5:如何才算大学没有白读
前几天同学聚会,聊天中发现有的同学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读书了,有的人拜师学艺学习理发技术,染发、烫发、理发样样精通,如今自己在老家开了一间理发店,生意兴隆月入数万。有的人跟着大厨学习烹饪技术,烧的一手好菜,如今自己开了一间小饭馆,虽然店面不大,倒也门庭若市,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我不禁思考,他们即使没有上大学,如今的收入相当于我大学毕业之后做到中层的待遇了。我应该在大学里收获什么,大学才算没有白读?
想了很久,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精通专业知识
据我所知,很多童鞋并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童鞋是被调剂到如今的专业的。即使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也要精通专业知识,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更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为每个专业所对应的的行业是一定的,企业在招聘时总希望能够招聘与岗位匹配度最高的员工,在专业满足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只有精通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像我那些从事理发、厨师的同学一样,他们正是由于对本行业的精通,才会有如此的成绩。
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行业的前景。不同专业对应着不同的行业,有的行业处于上升期,有的行业在走下坡路。举个例子,在七八十年代,书记员是个不错的职业,字写得又好又快的书记员许多单位都抢着要;到了九十年代电脑刚出现的时候,打字员的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到了如今,这个几乎人人都会上网打字的时代,打字员这个职业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要尽早的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或上网查询,或向学长学姐咨询,了解一下一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就业情况如何,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如果如今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可以考虑辅修第二专业。我的一个机械专业的大学同学,凭着辅修的会计专业进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也凭借了第二专业参加公务员考试,如今获得了面试资格。所以呀,如果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可以尝试着辅修第二专业。
2、掌握自学能力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老师都会讲解得十分透彻,甚至相应的习题,举一反三反复练习。但是到了大学,掌握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就我所在的专业而言,每门专业课的大作业,都需要自己自学一个软件,或者自学一种编程语言,才能完成。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想掌握更多的技能,到达一个更高的平台,自学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大四上学期为了参加某国企的招聘考试,考纲范围内的五门科目,我们学校只教了一门,其他四门科目我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学,还好最后顺利通过了。我身边电气专业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学顺利拿到了会计证。一个读汉语专业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学顺利拿到了教师证。所以呀,要想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大学毕业无非就三个选择,考研、出国、就业。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听见别人说出国好,留学回来公司抢着要,于是他也想出国;听见别人说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大企业来学校招聘,于是他也想就业;听见别人说考研好,虽然比别人多读了两三年,但是就业起点高,之后升迁机会大,于是他也想考研。
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思维方面的提升。读了越多的书,看问题的角度就应该更多样化,分析问题就应该更全面。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在做任何选择和任何决定的时候,要经过自己的一番分析与判断,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4、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上高中的时候,仿佛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唯一宗旨,大家只需要埋头学习、学习,不用考虑其他。而大学仿佛是个小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平时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身边有哪个同学人缘好,就想想他哪方面做得好,值得我学习。身边有哪个同学是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就想想他是哪方面做的不好,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增强自己的时间观念,做事考虑他人的感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在大学收获了这四点,你的大学就算没有白读!
励志文章1:我也曾和你一样,憧憬又迷茫
写在前面:
前几日参加一个学院的新老生交流会,负责收集问题的那个男孩子很认真且礼貌地地将同学们的问题汇总后发给我。看着这些熟悉的字句,我忍俊不禁,这些不就是当年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自己心中的困惑吗?于是将这些问题还有我个人的答案发表于此,希望能对大家起到哪怕一丁点的作用。
“大学生活里最重要的?”
大学四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吧。
如何才能成长呢?
思考+实践+反思总结。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你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了。如果你愿意,请不断地去尝试一些好的、新鲜的事物,也要认真地学习。
学习实在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词。
认真上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是学习;参加社团或者学生组织,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学习;出去兼职,学会如何与社会上各色人等打交道,也是学习;你去恋爱,懂得爱人与被爱的不易、懂得如何与爱的人相处,也是学习。
希望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多多思考。《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理儿。只做不想,或者只想不做,都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反而是要边想边做才是学习,才能成长。
有个成语叫做“马齿徒增”,就是说你的年龄和外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你个人的内在却没有丝毫的变化,说白了,这就是虚度年华。这是大学四年乃至你整个人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请在你人生中最活力充沛也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勇敢尝试、认真学习、努力成长。
成长,不仅是你的外表有所变化,你的内心也变得强大、丰盈、温暖和温柔。
当然你也会想在“在大学积累人脉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啊,但是你问的是最重要。请先想想先后顺序。你想要结交的那些“人脉”,真的也没有他们自己挑选朋友的标准吗?那些优秀的、甚至闪闪发光的人,为什么愿意和平庸的你待在一起呢?所以,先做好自己才是根本。
“如何坚持学习、自觉学习?”
坚持和自觉,本就是凭靠自己的自制力。如果完全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那么谁也帮不了你。
如果是对于那些有心学习,却时不时被手机吸引了注意力事后痛心疾首的;或是患有所谓拖延症、不到期末考试周不开始复习、知道自责的人,还是可以救一救的。
以下,只是个人的想法。
一、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条件
比如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泡图书馆,或者自己独自去图书馆。待在寝室里会比较吵,也会有太多的事物分散你的注意力。
二、制定计划
学习最好不要漫无目的,你今天想起来就学一学,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不学,这样肯定是收获甚微的。
首先是计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学习,培养出习惯,每天到了那个时候不去学习都觉得浑身难受,那样目的就达到了。
再是计划自己的学习量。比如学习英语,你的计划可以是每天背50个单词,加一篇范文,每两天刷完一套题。
再是计划自己的学习进程。比如学习日语。你可以规定自己在一周后熟练掌握五十音图,两周后能够用日语进行简单的问候,一年后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三、逼迫着自己开一个头
曾经有一个同样喜欢拖延的学长跟我传授过这个方法。他在患有拖延症的同时,也患有强迫症,不将一件事情做到好、做到头就觉得浑身难受。于是,他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就直接逼迫自己开一个头。让自己不再拖延,然后强迫症又会逼着他去继续尽善尽美地完成这件事情。
四、想象一下坚持学习下去后的收获
在漫漫长路前,先给自己那么一点儿甜头,就会更加有动力走下去。你可以想象一下,也许一年之后的你能拿到奖学金,老师同学们都对你赞不绝口 ,说不定四年之后你顺利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得到深造的机会……
“如何学好高数?”
我大一一年学习的是高数二,两次的期末考试卷面分都是八十分左右。我不是学霸,也不至于挂科,虽然分不高,但是我学得很轻松。我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了。
首先,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学习理科的同学们一定是最清楚的,听讲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上课不听讲而妄图利用课后的时间去弄懂上课的那些知识点,无异于舍本逐末。耗费更多的时间不说,还很有可能不会get到老师讲的那些点。
其次,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
我从来都没有额外做过什么试题。大概是这样我才止步于八十分吧。如果你想要八十分,其实只要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就好了,不用再额外刷题。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一百分,请对自己严格一点,多找题目来做,多反思总结。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上完课后及时做作业。在你对知识掌握地比较好的时候完成作业,你会觉得非常的顺畅,也能加深印象。
最后,在考试周将笔记和作业一起完整地复习一遍。
只要做到这些,八十分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如何安排课余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提一个意见——做你最想做、最能提升自己的事情。
尽管在你找到自己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情之前,你还要尝试很多事情并且发现你并不真的喜爱它们。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想要同时将若干事件悉数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如选出几种你最喜爱的、最想在这个领域小有成就的事情,制定计划、分出时间和精力给它们,坚持做下去。四年之后,说不定你这份坚持不懈的付出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位学长大学四年苦练吉他,毕业后开了一家琴行,没事教一群小朋友们练练琴;还有一位学姐一直在艺术团里跳舞,毕业后成为了一位舞蹈老师。这些当然都只是特例,你的爱好可能最终不会变成职业,但是你的付出不会白费,至少这项技能是结结实实地成为了你的一部分的。
“对大学生做兼职的看法?”
一、建议不以赚钱为目的地尝试一下。
大学生做兼职其实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学习、为了了解社会、为了接触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并学会如何与其融洽交流。还有,明白挣钱是如何地不易,让你能够更好地懂得珍惜眼下父母亲给你的生活。
做兼职的确能让你迈出校园,直接与社会上的各色人等直接接触,能够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不过,真的不建议把太多时间都耗费在兼职上面,得不偿失。
如果是为了赚钱,其实做兼职并不能赚到多少钱。除了家教的性价比高一些,不论是哪个行业,都是以十二、三块钱左右的价格买断你的一个小时,任凭他们差遣,做一些不需要什么脑力、任何人都能代替的活计。难道你人生中的黄金时间的价值就只每小时十二、三块钱?不如拿这些时间去学习某项技能、或者开阔眼界、充实自我,这比兼职赚的钱要值钱的多。
当然,如果是经济上的确困难,需要做些兼职才能过活,那么请看第二条建议吧。
二、做跟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兼职。
比如今后想要做市场营销,可以去试试看推销产品之类的兼职,让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锻炼。
一边学习一边执行,再不断反思总结,是非常好的方法。
“怎样处理好社团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两者是并不冲突的。
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将学习和工作分开来,才能处理好。上课或者学习的时候就不要去想社团活动的事情,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就不要记挂着没写完的作业或者没背的英语单词。你想要兼顾学习和社团活动,就注定了你要比其他人更加的努力才行。
其次,明白自己的身份。
你是一个学生,所以当然是学习更加重要。如果上课和活动的时间冲突,相信你心中自有选择。请在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去参加活动。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首先是尊重、理解和包容。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在生活方式上真的有很大差异,一方水土养育出的一方人在性格和思维方面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所谓胸怀,就是承认差异、接受差异、尊重差异。
你的室友或者朋友可能来自与你相距千万里的地方,可能有些习惯是你不大能理解的,但是请你想一想,一个人的性格也好、习惯也好、思维方式也好,都是这么多年以来的经历和生活慢慢使其形成的。这些也许都是别人最喜欢、最适应的,不要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不理解就表现出不耐烦和不尊重。
再者,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些事情是你不大能接受的,请好好和对方沟通。
请注意,是好好沟通,而不是恶意的争吵。可能是某个来自缺水的地区的室友不习惯每天洗澡?可能是某个性格大大咧咧的朋友总是问你借东西然后不还?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以一种真诚的、不伤害别人自尊的方式与人交谈,尽量委婉一些,问一问他本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然后善意地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就很好了。
最后,如果真的合不来,就保持安全距离。
人各有异,不必奢望这世上的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你的知心好友。朋友其实也分很多种,有的朋友可能只适合跟你一起喝酒吃饭;有的朋友可能只适合跟你一起讨论学习;有的朋友可能只适合跟你一起分享心事。朋友都有程度的深浅,与你相识的人对于你来说也有深浅。所以你大可将不太喜欢的那些人划分为你人生中的过客。你们有缘相遇,却无缘知心,既然走不到那么亲密的一步,既然性格不那么能合得来,不如从容洒脱应对,如果离得近了会受伤,那就让自己离得远一些,让自己舒服,也让对方舒服。彼此之间和和睦睦,不必剑拔弩张,相遇时能够平淡一笑就很好了。不是说所有不是朋友的人就都是你的敌人。跟那些不大喜欢的人保持距离,也许对你和对方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励志文章2:一个专科生的自述
01
我至今都还记得,高考前的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连学习动力也没有中考满了,整天就知道幻想自己将来美好的生活,丝毫不知道努力。
因为高中三年的不努力,高考分数公布后,人家都是咨询老师选择哪所实力更强的学校,选择哪个更热门的专业。
而我只能拿着志愿指南坐到教学楼一旁的楼梯,自顾自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才发现我的分数只能报考专科院校,我第一次感到很不甘心。
回学校提档案那天,我碰到了语文老师,和他到办公室聊了一下自己的打算。他当时非常肯定地劝我一定要回来复读,因为有不少比我分数低的同学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当时苦口婆心地劝我回去复读都被我婉言拒绝后,他甚至对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说我没信心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我不敢、也不想去复读一年。我天生喜欢自由一点,我特别讨厌过着束缚的生活,当然我知道世界上没人能够真正做到自由,就算自己的一点念想吧。
他说了一句至今我记在心里的话:“别人可以直着到达到终点,而你却要硬着头皮走多少条弯路才能走到终点。”
要说责怪谁的话,只能怪我高中三年太不努力了吧,不然谁愿意去走那些弯路啊去读专科啊!
02
我因为以前的不努力,换来了现在的自己,所以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必须得努力了,我不能再为所欲为,丝毫受不了苦。
于是给自己做了一张大学计划表,并要求自己一年必须得完成几样,并具体落实到每次行动中去。
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你减少追梦途中的阻力,从而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
虽然大一一年没做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但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拿了很多奖,成绩也很不错,拿了奖学金,也和朋友一起去旅游,去做兼职体验社会生活,去坚持自己的爱好。
大二的我更努力了,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我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学社组织、学习、爱好、兼职等等,可喜的是每一方面的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更是相信了努力的意义。
大二开始,我报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国家教育部规定考11门,考完还有一门论文写作和答辩后就能顺利拿到本科文凭证。
每年两次考试,而且都是在开学一个月后进行考试,也就是4月份和9月份。所以一开学,我就必须立马投入到考试的准备中去,每次我会报考34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报。
每一门科目会有一本厚厚的教材,我也会买习题练习。备考的日子里,我通常是早上七点前就起床去教室背书,反正文学类的知识只管背就行了,多背知识点总是好的。
课间休息时间或者下午专门我会专门用来刷题,每个科目轮流复习,每科的时间安排均衡。
那段时间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不是刷题就是写文章,直到馆内已经没了人才收拾好东西往回走。
每当复习很累的时候,也会小小羡慕一下本科阶段的同学,羡慕他们不用这么努力就已经有了我们拼命努力换来的文凭、学识以及能力。
而我们专科层次的同学,还得奋力前行,才能达到本科的水平。
第一次我报了3门,因为第一次还不是很清楚情况,只过了2门。第二次我报了4门,没想到在1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4门全过了,可能这也和我平时看书看得多有关,毕竟文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
我用一年的时间过了6门,还有5门没考,再花一年时间应该就可以顺利拿到本科文凭,然后我会打算继续考研。
毕竟学历这件事,真的是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的,你不要只知道嫌弃自己学历低,却丝毫没有努力提升的意识,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03
大学里的我过得很充实,自己想要的都在一步一步朝着我走来。
自己才20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