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四篇】
时间:2023-09-09 12:57:33 浏览:61837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000字!
在序言中,笔者花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了这部作品的背景资料及评价要点,刚开始我读起来会觉得有些不耐烦,甚至削减了我读下去的欲望,但当我读完时,却有种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之感,回过头来看,好像所有的疑虑都有了答案。对于它是恋爱小说、现实主义小说、青春小说又或是自杀小说,我并不想参与到争论当中,也没有兴趣。于我而言,读并感受就是了,至于是什么,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只在自己的森林里不为也不愿外人窥见。
关于挪威的森林我想谈谈“死亡”。
“自杀小说”的争论不是没有由头的,正如卷首语“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那般,文中有许多的人死去。也正如渡边所感慨“在活得好端端的青春时代,居然凡事都以死为轴心旋转不停”。先是木月、绿子母亲、直子姐姐、直子叔叔、绿子父亲、初美,最后是直子。死去不是一个轻松的词,而木月、直子姐姐、初美、直子却选择了自杀,在渡边的眼中他们都是优秀美好的存在,可为何却在年轻的时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至今还有疑虑。与之相对的是绿子亲戚和父母子在日薄西山之际为生而作的垂死挣扎,他们都是遭遇病痛的折磨后而撒手人寰。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经典台词“生活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于生存,就是赶着去死’”把生死放在了对立面。而《挪威的森林》中,渡边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但这仅仅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哲理的一小部分。”
有时候,我觉得,对有望治愈的人放弃治疗是件残忍的事,而让濒临死亡(没有办法治愈)的人接受治疗也同样残忍。我们的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不放过任何生的希望,作为生的那方的我们也是尽力的劝服接近死亡的那方继续坚持,哪怕是多活一天都是赚到,哪怕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依然还会挣扎。但最后却是“本人遭罪,旁人受累”。本人遭受着病痛与治疗过程的折磨,旁人承受着治疗的费用以及其间相关的压力和辛苦。反而死亡可能是好的选择。成全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诚然“无论熟知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悲伤总是会有的,可人生不是就是如此吗。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绿子说:“我家亲戚都是大病一场折腾的死去活来才死的,要费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咽那口气,捱到最后连是死是活都闹不清了,意识到的只是痛苦......我所害怕的,是这种方式的死。就是说,死的阴影一步步侵入生命的领地,等察觉到的时候,已经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了。那样子,连周围的人都觉得我与其说是生者,倒不如说是死者。我讨厌的就是这个,这是我绝对忍受不了的。”是呀,这是很糟糕的一种死法,可我们的生活中有却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偶尔也会有奇迹发生,而奇迹的背后我相信那是爱,一种是生者对患者的爱,一种是患者对生者的爱,相互的爱才造就了奇迹。我们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健康平凡的的日子给予更多的爱与关怀,而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
我还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电影《遇见你之前》,主人公威尔是个优秀的青年高富帅,但因为意外而导致高位截瘫,他本可以继续生活,但最终他选择了安乐死,因为他无法忍受这样的自己,也不愿影响所爱的人,于他来说,活着的痛苦已经超过了欢乐。如果是你,你又会做出何种选择?或许你会跟男主一样离开,不想让自己影响到所有在乎自己的人的明天,又或许你会活下去,因为你知道你的离开会让对方痛苦万分。但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是因为爱。不是吗?
对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死去,树上春树的说法是:为了描述失去之后剩下来不得不活下去的人们或事物的姿态。“所谓成长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其次我想谈谈“孤独”。
在读了大概一半的样子,我问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为什么《挪威的森林》会这么出名,这么受欢迎?朋友跟我说: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吧!
何为孤独?一禅小和尚是这么说的:“听到喜欢的歌,遇到喜欢的事,看了喜欢的电影,见到喜欢的风景,你迫不及待想找人分享,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这时候最先赶来的就是孤独。”渡边回答绿子时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这是渡边对孤独的观点。孤独不是谁的特权,每个人总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有的人对孤独唯恐避之不及,而有的人却享受孤独。事实却是,每个人都是孤独患者,所谓的热爱孤独不过是故作坚强。而之所以孤独,大抵也是宁缺毋滥,还没遇到那个可以分享的人吧。书中,不论是直子、渡边、永泽还是绿子,在我看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孤独患者。
早一个月之前吧,都看完了。一直不知道讲点什么,一直在思索渡边到底爱谁,有段时间,又拿起准备再读第二遍的,可没读多少,读不下去了,那段时间老是静不下心。索性第二遍也没有看完。
前几天晚上做了《挪》的摘抄,反复又把情节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那晚想了很多生与死的问题,我们常理会把生死分为两极,可事实是生的同时也蕴含着死,这是万物的生存本质、原则。好似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我后来才明白故事的主线不是渡边到底爱谁?故事的主线是木子的去世带给渡边、直子的一切感受与变化,突然可笑于那时自己看完,还深深纠结于渡边与直子的爱之中。
其实书中,我最喜欢永泽的一些思想的,但他泡妞、睡妹子行为,我并不认同。仅讲他的思想吧,很喜欢他独立于外部、不受外部控制的种种坚定的想法。这大多是人们难得的。
不想繁琐的把每个人评价,自讲我自己最深刻的。村上春树开篇的景致描写甚是喜欢,我一边看,脑中一边在浮现画面。手法一绝简直。而影响最深刻的应该是男女的欢情,很少在书中看到这种言语描写(可能是我寡闻),这为我最近在看的《黄金时代》铺垫了很多,可我从那些欢情中,尚未体会到什么。仅是记忆深刻。
别的倒也没什么了,大前天做的笔记摘抄,今日思绪断的差不多了。仅讲我的个人观点,你可以不认同,也没必要和我的体会一样。对了,很想讲一件事。很怕你们会接受或者认同我的观点,有时我也会看之前发的东西,会觉得我表达的内容有些片面、甚至偏激。
所以,真的,朋友们,不要太接受我的想法,看看就好;若是你真的觉得有共鸣,那挺好的。“杂碎记”嘛,本就杂碎,内容更不值一提。讲这么多,只一件事:有自己的想法,别接受我的思想。
早在高中时期就已拜读过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书,品读一番。每读一次,内心都感到现实世界如此地虚无缥缈,恍然如梦。
主人公总是一副与外人无交集的状态,少有的朋友也是死亡、失踪、不满,两位挚友皆以死亡告终,主人公却依旧平静生活,虽然内心难受,却以平淡对人生,在孤独与面对中体验生活。
“把过去的东西全都处理掉,也好获得新生。”过去已是过去,未来尚需憧憬。我们坐在现实的长椅上,唯有望向那时光的尽头,又怎有时间回望以往,正如你所说“不翻页,生活如何继续?”只要不被页面的灰尘迷湿了眼,我们依旧前行。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鄙懦夫作的勾当。”自己无需同情,无能就是无能,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好推脱的,自己不够格那就用努力去弥补,没啥大不了,拼搏自佳,我们不要做懦夫,人当顶天立地,存于宇宙。
“努力,指得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要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获得,主动去营造机会,并且要有针对性,这样的努力方能不白费,但要做到光而不耀。人,成功要更加虚心,不能耀眼,老子言: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是一本很封闭的书,没有过多的去叙写那个时代的背景,而且,我对于日本的文化和历史又知之甚少,这就是我担心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一个原因。我所说的封闭只是一个外界环境的封闭,而决非作品中典型人物心理上的封闭,相反,对人物的刻画上,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震撼力,因为曾有人对我描述说这本书很黄,我感觉这失之偏颇,它更多的给我了心理上的震撼。这震撼很强烈,而且是全方位的强烈。
爱情、友情和性交织在一起,融洽、冲突、此起彼伏。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充斥着忧郁、痛苦的挣扎和无所畏惧的解脱,畸形的性接触和近于病态的心理。抽象而出的一个个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心理,把活的部分拖进死亡,又把死亡拖进活的部分,终于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你爱不爱我?这不再是可以简单作答的问题。女人往往会把爱和性搅和在一块儿,男人却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分得很开。所以渡边不止一次的把爱的程度描写成象在春天的绒绿里和可爱的小熊打滚,很纯真浪漫的情愫。男人对于性的态度和女人往往大相径庭,永泽可以借以消遣,甚至近于病态的追求,渡边也一样,只不过他把性分的细化了,有爱的性和无爱的性,有性的爱和无性的爱,甚至更加可以细化到友情。
所以在文章开始处的伏笔更有意思,直子讲的那草皮掩过的让人毛骨悚然的井,男人会小心翼翼的去提防,而女人,包括直子,因为不怕,或者那怕只是潜意识的怕,所以终于掉进去,是偶然之中的必然。爱,走的太近,付出的太全部,就可能变成相互的伤害。这些与性无关。玲子拥有的仅仅是友情和性,所以有一份不完整的幸福。另外,玲子又是超凡脱俗的女性,她可以把性从爱中解脱出来,坦然面对美好的生活,这区别于一般,显得很不容易。
谈及作品中悲剧性的人物,直子和初美,虽然通往悲剧的路途,一个激腾一个平坦,但其根蒂都在于对性和爱有太完美的憧憬,想得到的完美又不可能,终于导致悲剧。而绿子则很幸运的拥有确实的性和允诺的爱,更加坚强和果敢的性格给她带来了看似较完美的结局。有更多的时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争取。
总的看来,这是一本区别于以往的更模糊,其实包含更加深邃思想的书。现在是一定不能完全体会作者思想的,因为年轻,或许,再经过十几年的生活炼励,重读到这本书,重见到这篇文稿的时候,我会有更澎湃的感受。